北京入京线口 移防疫关铁路第一道防局前坚守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岳阳 记者 董芳忠)2月26日,北京《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铁路局)获悉,铁路2月26日10时10分,局前京第由北京客运段担当值乘任务的移防疫关重庆北至北京西站的Z4次务工人员专列,搭载着167名复工复产人员缓缓驶入北京西站。口坚该趟列车共有旅客470人,守入其中,道防搭载的北京167名务工人员均由重庆北上车,另有303名回京工作的铁路旅客,自行返岗。局前京第 据统计,移防疫关自2020年2月19日至25日,口坚北京铁路局共计发送旅客44.13万人,守入其中北京地区共计发送18.11万人,道防全国累计到达北京地区旅客33.28万人。北京为做好返京旅客运输保障及疫情防控工作,北京铁路局按照严格进京管理协调机制要求,严把“外防输入”环节,将疫情防控关口前移,坚守入京第一道防线。 作为担当本次列车值乘任务的北京客运段,接到任务后细致安排好后续值乘工作,充分发挥好列车乘务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三乘一体”密切配合,加强车上疫情防控工作。据列车长薛禄胜介绍,为做好本趟列车乘务工作,在开车前2个小时,班组乘务员分两次对全列车公共区域进行了清洁、消毒,例如:车门口、车厢连接处、门把手、卫生间、洗面间、走廊等部位统一进行消毒,列车运行途中,乘务员每两小时对车内公共区域进行一次消毒。旅客上车后两小时内,乘务员对所有旅客进行了体温测试,并坚持每8小时测量一次体温,无一人超出37.3℃规定温度。加强车上疫情防控宣传工作,提示旅客按照要求佩戴口罩,少走动,疏导旅客分散就坐,避免车内聚集,在每节车厢卫生间内都摆放了消毒洗手液供旅客使用。由乘务人员指导进京旅客通过“京心相助”小程序登记个人相关信息。为更好地服务旅客,列车上特地准备了四川风味家乡菜(如:宫保鸡丁、麻婆豆腐、鱼香肉丝等),通过广播通知旅客在座位等候减少流动,将烹制好的饭菜精心装盒,工作人员用推车送到车厢内,供旅客购买食用。 北京西站提前制定出站方案,完善旅客下车、出站的疫情防控和服务措施。旅客下车后,北京西站开辟绿色通道,专人进行引导,并在出站前对旅客逐一进行体温检测。疫情发生以来,为做好防控工作,北京西站配备了23台红外测温仪和50个手持测温枪,并抽调机关科室干部对进、出站旅客进行体温检测,如遇发热旅客移交地方卫生防疫部门。红外测温仪测温速度快,旅客无需停留即可测温,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保障旅客进出站畅通。与此同时,车站加强空调通风设施检查、维修和消毒,做好候车室的通风换气,增加候车区域的保洁消毒频次,重点区域明示消毒时间、建立消毒台账,加强对老、幼、病、残、孕等抵抗力较低的重点旅客帮扶,轮椅“一客一消毒”,为旅客提供安全卫生的候乘条件。责任编辑:24

(责任编辑:知识)
推荐文章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孟刚)3月27日,国家药监局公布国家药品抽检年报2024)。2024年国家药品抽检结果显示,当前我国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可控,药品质量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2024年国家药品抽检共 ...[详细]
-
4月6日,应我市工业经济联合会邀请,杭州市“三会”杭州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考察团来宿参观考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欧冬林出席有关活动并宣布宿杭双城书画艺术展开幕。市政协副主席王鹏 ...[详细]
-
春节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累计23.11亿人次全国道路交通总体平稳有序本报北京2月17日电 2024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统计数据显示:春节假期2月10日至17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 ...[详细]
-
红星资本局9月23日消息,从英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英大证券”)退休后,不再担任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的李大霄入职了新公司。公开资料显示,李大霄出生于1964年,先后在东莞证 ...[详细]
-
年内23家上市银行获重要股东增持:近日,新希望系拟举牌民生银行迎来新进展。民生银行日前公告显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同意新希望化工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希望化工”)自批复之 ...[详细]
-
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要想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需持续提升企业综合管理能力。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关键环节,可协助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成本投 ...[详细]
-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近日发布的《2023年度上海金融检察白皮书》显示,2023年上海金融犯罪案件量和人数继续呈小幅下降趋势,与全国水平相当。从北京、上海、重庆等金融机构集聚地检察机关最新发布的白皮书看,当 ...[详细]
-
10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发布了关于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变更注册资本的批复。批复显示,公司注册资本金由15亿元增至20.9亿元,股权结构方面,海尔消费金融第一大股东仍为海尔集团,持股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孟刚)近期,国家医保局印发《血管介入支架等7类医用耗材分类与代码及医保通用名》,规范了植入式心脏起搏器、血管介入支架、血管介入球囊等类别的医用耗材的医保通用名,为后续医保规范管理 ...[详细]
-
近期,中介机构等第三方配合造假案例引发市场关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从实践来看,监管部门严惩中介机构配合造假,市场生态正持续优化,倒逼中介机构主动归位尽责。从政策面来看,近期涉及规范 ...[详细]
热点阅读